-
上一篇我们聊到,“知道”和“意识到”是两码事。很多朋友反馈说很有共鸣,但具体到生活中,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正处于“没意识”的迷糊状态呢?
今天,我们就来盘点三个最普遍、也最危险的信号。如果你发现自己也经常这样,别担心,这说明你已经开始“清醒”地看见自己的“迷糊”了——这本身就是觉醒的第一步。
信号一:总被情绪牵着鼻子走,发完火就后悔
生活场景:
孩子写作业磨蹭,你讲题他心不在焉。你的火“噌”一下就上来了,忍不住大吼大叫,甚至说出伤人的话。孩子被吓愣了,你看着他委屈的样子,内心又充满了愧疚和自责,心想:“我刚才怎么了?何必发这么大脾气?”
信号解读:
这说明你失去了对情绪的觉察。在那一刻,你不是情绪的“旁观者”,而是成了情绪本身。那股怒火完全掌控了你,你的言行只是它的本能反应。
有意识的状态是: 当感觉到烦躁开始升起时,你能在心里对自己说:“停,我现在开始生气了。” 仅仅是这个“意识到”的动作,就能在你和怒火之间创造出一个宝贵的“停顿”。在这个停顿里,你可以选择深呼吸,可以走开冷静一下,而不是被情绪直接引爆。
核心问题: 你活成了情绪的“提线木偶”,而非它的主人。
信号二:在同一个坑里反复跌倒
生活场景:
领导交代的任务,你总觉得时间还早,拖到最后一刻才熬夜赶工,结果质量不佳,挨了批评。你发誓“下次一定早点开始!” 可等到下一个任务,你依然故技重施,陷入了“拖延-赶工-后悔-再拖延”的死循环。
信号解读:
这说明你看不见自己背后的行为模式。你只关注每一次具体的“事”(这个项目、那个任务),却没有意识到,有一个名叫“拖延”的固定程序在自动运行。
有意识的状态是: 在新任务开始时,你就能清晰地“看到”那个熟悉的拖延冲动又来了。你会意识到:“嘿,我的老毛病要犯了,不能再走老路。” 这份觉察,会推动你主动制定计划,把大任务拆小,提前行动,从而打破循环。
核心问题: 你忙于处理表面的问题,却忽略了导致问题一再出现的根源。
信号三:总觉得都是别人的错
生活场景:
和伴侣(或同事)吵架,你觉得对方简直不可理喻,完全是他/她在无理取闹。你跟朋友抱怨时,说的都是:“他从来都不理解我!”“她那个态度谁受得了!” 在你心里,问题的责任100%在对方。
信号解读:
这说明你的反思能力掉线了。你的注意力完全指向外界,像一个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,沉浸在“我是受害者”的剧本里,无法跳出剧情看看自己在这场冲突中扮演了什么角色。
有意识的状态是: 在争吵中或冷静后,你能停下来想一想:“我刚才的语气是不是太冲了?”“我有没有可能误解了他的意思?”“我这么坚持,是不是因为我自己的面子或某种担心?” 这份向内看的念头,就是改变的起点。
核心问题: 你把所有镜子都对着别人,所以永远看不清自己的模样。
本篇小结与行动指南
这三个信号,就像我们精神世界里的“警报器”。它们响起来,不是在指责你,而是在提醒你:该醒一醒了,该把注意力收回到自己身上了。
1.情绪失控 → 提醒你:要开始练习观察自己的情绪。
2.重复犯错 → 提醒你:要开始识别自己的行为模式。
3.怨天尤人 → 提醒你:要开始培养自我反思的习惯。
【今日思考题】
请回想最近一件让你心烦或挫败的事,对照这三个信号问问自己:
我当时被哪种情绪控制了?我察觉到它的发生了吗?
这种事,我以前是不是以类似的方式做过?模式是什么?
在这件事里,我自己有责任吗?哪怕只有一点点。
公众号:前途系统

评论专区前途系统